绍兴文理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介绍
绍兴文理学院是一所普通全日制公办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着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设65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拥有汉语言文学、生物科学、纺织工程等3个国家特色专业,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等3个浙江省级重点专业,会计学、小学教育、纺织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护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浙江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土木工程、自动化、书法、轻化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酿酒工程等7个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生物、电工电子、物理、化学、经济与管理、电子科学与信息、机械工程、医学等8个浙江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浙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教学团队,22门浙江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本科)。学校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第二批示范点项目学校",兰亭书法艺术学院是浙江省首家高校外国留学生书法教育基地和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书法创作基地。获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其中1项为第二承担单位),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市区招生,拥有批本科专业招生目录7个。大学生学科竞赛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殊荣,风则江大讲堂、毕业生爱心承诺、奖学金是全国高校优秀校园文化品牌。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位居全省同类高校的前列。以下是绍兴文理学院小学教育专业介绍:
小学教育 (本科类 )
师范 本科 学制四年
【专业建设概况】小学教育专业从2003年开办以来,实现了由新办专业到绍兴市重点建设专业、再到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再到浙江省重点专业的历史性跨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1.培养模式初步构建。“123”工程是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结构:小学教育专业结构化的全程实践教育,涵盖始业教育、专业学习、实践教学、毕业设计、就业指导、职业规划,并与地方名校、一线名师合作,实行课程开放、师资交流;做到校内外结合、课内外相辅、层层递进、全程实践,科学设计八学期的结构化学习方案。
两大抓手:一是全程综合导师制。实施《小学教育专业全程综合导师制实施方案》。这是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的探索和实践,已成为专业特色。二是教师技能规范化训练模式。“学生教学技能系统性、日常化、层进式培养训练方案、考核方案”,即《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技能训练规范化实施方案》,构建了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生教学技能训练规范化的内容、方法与监控、考查相结合的模式。
“三小”核心:引导师生围绕“小学教育、小学教师、小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教改科研,设计感知参与、外围参与、边缘参与、部分参与、充分参与、深入参与等六个环节,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系列化的教学、教研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23”工程实现了“四有”目标:“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有宽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有扎实的教师基本技能,有创新精神”。
2.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专业思想稳固,学风端正。本专业学生在学科竞赛、技能比武以及大学英语、普通话、计算机等各类等级考试中成绩突出。专业特色鲜明,办学条件一流,师资力量雄厚,科研成果丰富;专业水平与地位迅速提升,是学校的优势专业,学生心目中的热门专业;新生录取分数线位于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竞争优势明显;在省内外同类专业已经有较强的影响力。
3.教学条件不断完善。有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1个,微格教室6个,精品课程录播室1个,非线形编辑室1个,教师行为观察室1个,电子钢琴室3个、科学综合实验室1个、多功能计算机室2个、多媒体书画训练室2个、形体训练室1个、乐器排练室1个。
有经绍兴市教育局发文、并与相关学校共建的专业实践教育基地51个。
【主干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教师口语、儿童文学、小学数学理论基础、音乐、美术等。
【师资力量】小学教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小学教育专业拥有专任教师31人,其中具有职称的教师25人,占81%,博士5人,硕士学位的教师为16人,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中的硕士比例达到100%。教授、副教授100%为本科学生上课。师资队伍年龄、职称、学缘结构合理,师资建设成效显著。
【专业学习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努力培养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小学教育师资和从事教育研究及教育管理的人才。从上述目标出发,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以教师基本技能训练为抓手,努力学习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方向模块课,提升专业素养。同时,结合本专业特色项目——全程综合导师制的相关规定,从学期开始选择导师,确定教学技能训练目标和教学研究课题,学有专长、循序渐进。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
【人才培养方案】
【实践环节】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并在课程方案中将实践教学结构化,即组成由学期的一日见习→个暑假的幼儿园教育观察→第二个暑假的家乡教育调查→第五学期的次教育见习→第六学期的教育小实习→第七学期教育实习→以及实习之后的教育研习,由此构成感知性参与→外围参与→边缘参与→部分参与→充分参与→深入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
【就业去向】小学、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2008年92.96%;2009年94.87%;2010年96.05%;2011年97.30%;2012年98.72%。
【地方产业(行业)背景】从绍兴市的情况看,由于浙江省最后一届5年制大专2010年毕业、绍兴市每年300多老教师退休以及小学教育专业在绍兴的招生只有二、三十人的情况下,即使还有其他学校和专业方向的老师补充,但也还有相当大的空间需要补充。所以,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扩大招生势在必行,至少每年要招到120人以上,开出语文与社会、数学与科学、英语三个方向,然后在保证语文与社会和数学与科学方向的基础上,可以实现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科学等学科的轮换招生,满足小学教学学科逐渐专门化的趋势。
【学生成才个案】
个案一:张某某,女,浙江绍兴县人,我院小学教育专业2009届毕业生,现在杭州胜利小学工作。该生于2005年考入我院小学教育专业,从入学第二学期开始直至毕业,小学教育系根据其自身特点为其配备了专业导师,在三年半的时间里对其进行全方位、不间断的指导。2005学年——2009学年连续三年获得综合一等奖学金,同时四次获得单项奖学金;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教育学院团委副书记;2008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绍兴文理学院“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同年被评为绍兴文理学院2010届优秀毕业生,还被评为浙江省优秀毕业生。2008年底,杭州胜利小学来校招聘,她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娴熟的教学基本功从众多优秀学生中脱颖而出,是本专业同届毕业生中签约最早的学生,其工作也是最理想的几个之一。
个案二:钟某某,女,浙江杭州人,我院小学教育专业2013届毕业生。该生于2009年考入我院小学教育专业,苦练教学基本功,多次获校教师技能竞赛一等奖,并在2012年获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她刻苦钻研,全面发展,获国家奖学金一次,综合一等奖奖学金两次,综合二等奖奖学金一次。主持校级重点科研课题一项。她还是校辩论赛“优秀辩手”,连续三年参加校运会女子1500米项目,并获奖。她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师范生的,并成功获得学校最高荣誉奖项——奖学金。她热心公益,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志愿者,多次参加义务献血和暑期义务支教活动,所在团队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优秀。鉴于她的优异表现,钟同学被杭州市胜利小学提前录用。
【专业特色介绍】本专业的特色是 “全程综合导师制”:即《小学教育专业全程综合导师制实施方案》。是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色。
全程是指纵向时间,从新生入学到毕业,从前二年的教学技能的规范训练到后二年教育教学指导研究,最终形成优秀的教师职业素质、特长,充分体现导师指导和学生训练的层次性、渐进性特点。综合指横向跨度,包括思想、学习、技能、特长、就业、心理。从学生始业教育开始至毕业离校,导师们全程参与育人过程,以思想开导、学习指导、特长辅导、就业引导、心理疏导“五导”为核心内容,在师生间建立起一种相对固定和连续的导学关系。导师除教师外还包括“学生导师”,即选拔高年级优秀学生,对新生进行思想引导、学法辅导、生活向导、选课指导等帮助,凸显朋辈影响,和谐生生关系。“全程综合导师制”,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利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毕业生。
全程综合导师制经过几年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之下发展全面,特长突出,先后在浙江省大学生教学技能大赛、高数竞赛、多媒体设计大赛、书画比赛等各种竞赛活动中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有300多人次获得校级以上竞赛奖励。
(责任编辑:刘娜)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