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儿科学知识要点(23)
来源:中华考试网发布时间:2014-04-18
第二十三单元 惊风
考情分析
考点集中在急惊与慢惊的辨证论治中。
知识要点
概述
1.惊风 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重病症,以抽搐、神昏为主要症状。
2.发病年龄特点1~5岁的小儿多见,且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3.惊风八候“搐、搦、掣、颤、反、引、窜、视”。
4.急惊风与慢惊风的区别 凡起病急暴,属阳属实者,统称“急惊风”;病久中虚,属阴属虚者,统称“慢惊风”。
病因病机
急惊风、慢惊风的病因病机见表9-37。
表9-37 急惊风、慢惊风的病因病机
|
急惊风
|
慢惊风
|
病因
|
外感时邪、暴受惊恐、内蕴湿热
|
急惊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体弱,脾肾素虚,大病、久病后
|
病机
|
邪郁化热,热极生风、生痰、生惊
|
筋脉失养,虚极生风
|
病位
|
心、肝(助理2006)
|
肝、脾、肾
|
辨证论治
(1)急惊风四证,即痰、热、惊、风。以清热、豁痰、镇惊、息风为四大基本法则。(2)急惊风的辨证论治见表9-38。
表9-38 急惊风的分型、治法、方剂
证型
|
主症
|
治法
|
方剂
|
风热动风
|
风热表证+急惊风
|
疏风清热,息风镇惊
|
银翘散(执业2001/2003,助理2001/2003)
|
气营两燔
|
壮热多汗,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烦躁嗜睡,抽搐,口渴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重者高热,反复抽搐,神昏
|
清气凉营,息风开窍
|
清瘟败毒饮
|
邪陷心肝
|
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反复抽搐,两目上视,舌红,苔黄腻,脉数
|
清心开窍,平肝息风
|
羚角钩藤汤
|
湿热疫毒
|
湿热+急惊风:壮热,神昏谵妄,反复抽搐,惊厥不已,呕吐腹痛,大便腥臭或夹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清热化湿,解毒息风
|
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
|
惊恐惊风
|
面色时青时赤,频作惊惕,大便色青,甚则惊厥,脉数乱
|
镇惊安神(执业2000,助理2000),平肝息风
|
琥珀抱龙丸
|
(3)慢惊风的辨证论治见表9-39。
表9-39 慢惊风的分型、治法、方剂
证型 |
主症
|
治法
|
方剂
|
脾虚肝亢(执业2005,助理2005)
|
脾虚泄泻+抽搐:形神疲惫,面色萎黄,嗜睡露睛,大便稀薄,色带青绿,肠鸣,四肢不温,面有水肿,神志不清,时或抽搐,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
温中健脾,缓肝理脾
|
缓肝理脾汤(执业2001/2003/2006,助理2001/2003)
|
脾肾阳衰
|
脾阳虚+肾阳虚
|
温补脾肾,回阳救逆
|
固真汤合逐寒荡惊汤
|
阴虚风动
|
伤阴+抽搐
|
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
大定风珠(执业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