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洲2019AV无码网站在线_波多野结衣免费一区视频_国产IGAO视频网在线观看_国产人妖乱国产精品人妖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历年考情分析(11)

    来源:中华考试网发布时间:2014-04-24

      第十一单元痔

      考情分析

     
    中医执业
    A1
    A2
    B1
    中医执业助理
    A1
    A2
    B1
    考查要点
    概论
    3
    0
    2
    概论
    3
    0
    2
    1
    4
    0
    0
    4
    0
    息肉痔
    0
    0
    0
    息肉痔
    0
    0
    2
    肛隐窝炎
    2
    0
    0
    肛隐窝炎
    2
    0
    0
    肛痈
    0
    2
    2
    肛痈
    0
    2
    0
    肛漏
    0
    1
    0
    肛漏
    0
    1
    0
    肛裂
    0
    5
    0
    肛裂
    0
    6
    0
    脱肛
    1
    1
    0
    脱肛
    0
    1
    0
    锁肛痔
    2
    2
    0
    锁肛痔
    3
    2
    0

      本单元内容以“痔”、“肛裂”、“锁肛痔”为考试的重点,执业医师和助理医师考试考查内容大致相同。

      知识要点

      概论

      (1)直肠发生于内胚层,肛管发生于外胚层,齿线是其分界线。直肠全长12~14 cm(执业2002/2004,助理2002/2004)。肛管长3 cm。直肠黏膜较厚,有3个半月形的皱襞,内有环肌纤维,称为直肠瓣。直肠黏膜与肛管皮肤交界处黏膜呈6~10个纵行皱褶,称之为直肠柱或肛柱。肛管与直肠主要的生理功能是排便、吸收水分和部分药物。

      (2)直肠黏膜与肛管皮肤之间形成一条不整齐的交界线,称之为齿线。齿状线有2~6个肛乳头。

      (3)肛门括约肌有三部分:皮下部、浅部、深部。外括约肌皮下部与内括约肌之间有一沟,称为括约肌间沟,其上与肛门白线相对。外括约肌深、浅两部围绕直肠纵肌及肛门内括约肌,并联合肛提肌的耻骨直肠肌,环绕肛管直肠联结处,组成一肌环,称为肛管直肠环。

      (4)肛管直肠周围有5个间隙:2个骨盆直肠间隙,2个坐骨直肠间隙,1个直肠后间隙。

      (5)血液供应来自4支动脉: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肛门动脉、骶中动脉。

      (6)肛管直肠有2个静脉丛:直肠上静脉丛、直肠下静脉丛。

      (7)肛肠疾病中常见的发病因素:风、湿、热、燥、气虚、血虚。

      (8)常见症状:便血、肿痛、脱垂、流脓、便秘、分泌物。

      (9)各种痔的好发部位:内痔好发于肛门齿线以上3、7、11点处(执业2000,助理2000),赘皮外痔多发于6、12点处;环形的结缔组织外痔多见于经产妇;血栓外痔好发于肛缘3、9点处(执业2000,助理2000),肛裂好发于6、12点处。

      (10)常用检查方法:肛门视诊、肛管直肠指检、窥肛器检查和乙状结肠镜检查。

      痔

      1.概念 痔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

      2.内痔概述 是指发生于肛门齿线以上,黏膜下的痔内静脉丛发生扩大和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好发于3、7、11点。其特点是便血,痔核脱出(执业2003,助理2003),肛门不适感。

      3.内痔分期 见表7-39。

      表7-39 内痔的分期特点

     
    痔核大小
    质地
    出血
    脱出情况
    Ⅰ期
    较小
    柔软
    易出血
    不脱出
    Ⅱ期
    较大
     较柔软
    便血或多或少
    便时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期
    更大
    纤维化
    便血不多或不出血
    便时脱出,不能自行还纳,须手托回复(执业2005,助理2005)

      4.内痔内治

      (1)风热肠燥:清热凉血祛风,凉血地黄汤。

      (2)湿热下注:清热利湿止血,脏连丸。

      (3)气滞血瘀:清热利湿,行气活血,止痛如神汤。

      (4)脾虚气陷: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补中益气汤。

      5.内痔外治 ①熏洗法,五倍子汤,苦参汤。②外敷法,消痔膏、五倍子散。③塞药法,痔疮栓。④枯痔法,枯痔散、灰皂散。

      6.内痔手术 见表7-40

      表7-40 内痔手术的目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目的
    适应证
    禁忌证
    注射法
    国外以硬化萎缩为目的,国内以枯脱为目的
    各期内痔;内痔兼有贫血者;混合痔的内痔部分
    外痔;内痔伴有肛门周围急慢性炎症或腹泻;内痔伴有严重肺结核或高血压,肝、肾疾病及血液病者;因腹腔肿瘤引起的内痔和临产期孕妇
    插药法(枯痔钉疗法)
    枯痔钉具有腐蚀作用,能使痔核干枯坏死
    各期内痔及混合痔的内痔部分,但对纤维化的Ⅲ期内痔的效果较差
    各种急性疾病,严重的慢性疾病,肛门直肠急性炎症,腹泻,恶性肿瘤,出血倾向者
    结扎法
    结扎痔核根部,阻断局部气血的流通,使痔核坏死
    Ⅱ、Ⅲ期内痔,对纤维性内痔更为有效
    肛周急性脓肿或湿疮者;内痔伴有痢疾或腹泻者;因腹腔肿瘤引起的内痔;有严重的肺结核、高血压、肝、肾疾病或血液病者;临产期孕妇

      7.外痔主要症状 坠胀、疼痛、有异物感。

      8.各种外痔的比较 见表7-41。

      表7-41 各种外痔的比较

     
    结缔组织外痔
    静脉曲张型外痔
    血栓性外痔(执业2002/2004,助理2002/2004)
    病因
    急慢性炎症反复刺激
    内痔反复脱出,或因经产妇妊娠后腹压增高
    排便时用力过猛,或剧烈运动
    治则
     
    清热利湿、活血散瘀
    清热凉血,散瘀消肿
    方药
    一般不需治疗
    萆薢化毒汤合活血散瘀汤
    凉血地黄汤合活血散瘀汤
    外治
    一般不需治疗
    苦参汤加减熏洗,外敷黄连膏
    苦参汤加减熏洗,外敷消痔膏
    手术
    一般不需治疗
    静脉丛切除术(执业2000,助理2000)
    血栓外痔剥离术

      9.混合痔治疗原则 混合痔可采取外痔剥离、内痔结扎法。

      息肉痔

      1.概述 息肉痔是指直肠内黏膜上的赘生物,是一种常见的直肠良性肿瘤。相当于西医学的直肠息肉,其临床特点为肿物蒂小质嫩,其色鲜红,便后出血。

      2.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湿热下迫大肠,以致肠道气机不利,经络阻滞,瘀血浊气凝聚而成。

      3.治疗 见表7-42。

      表7-42 息肉痔的外治方法

    外治方法
    适应证
    注射疗法
    小儿无蒂息肉(助理2006)
    结扎法
    低位带蒂息肉(助理2006)
    电烙法
    较高位的小息肉

      肛隐窝炎

      1.概述 肛隐窝炎是肛窦、肛门瓣发生的急慢性炎症,又称肛窦炎。常并发肛乳头炎(执业2002/2004,助理2002/2004)、肛乳头肥大。

      2.病因病机 多因饮食不节,过食醇酒厚味、辛辣炙;或虫积骚扰,湿热内生,下注肛部;或因肠燥便秘,破损染毒而成。

      3.主要症状 肛门部不适,偶有刺痛,便时粪便压迫肛窦,疼痛加重,数分钟即止。若有便秘,粪便常带少许黏液,此种黏液常在粪便前流出,有时混有血丝;若并发乳头肥大,从肛门脱出,可使肛门潮湿瘙痒。

      4.手术

      (1)切开引流法:单纯肛隐窝炎,已成脓;或有隐性瘘管者。

      (2)切除法:伴有乳头肥大者。

      肛痈

      1.概述 肛痈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相当于西医学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其特点是多发病急骤,疼痛剧烈,伴高热,破溃后多形成肛漏。

      2.临床表现 男性多于女性,尤以青壮年为多,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疼痛、肿胀、有结块,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倦怠等全身症状见表7-4 3

      表7-43 各类肛痈的发病部位和症状

     
    部位
    症状
    肛门旁皮下脓肿
    肛门周围的皮下组织内
    局部红、肿、热、痛明显,脓成按之有波动感,全身症状轻微(执业2002/2004,助理2002/2004)
    坐骨直肠间隙脓肿
    肛门与坐骨结节之间
    初起仅感肛门部不适或微痛,逐渐出现发热、畏寒、头痛、食欲缺乏等症状,继而局部症状加剧,肛门有灼痛或跳痛,在排便、咳嗽、行走时疼痛加剧,甚则坐卧不安。肛门指诊患侧饱满,有明显的压痛和波动感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肛提肌以上,腹膜以下,位置深隐
    局部症状不明显,有时仅有直肠下坠感,但全身症状明显。肛门指检可触及患侧直肠壁处隆起、压痛及波动感
    直肠后间隙脓肿
    直肠后间隙
    症状与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相同,但直肠内有明显的坠胀感,骶尾部可产生钝痛,并可放射至下肢,在尾骨与肛门之间有明显的深部压痛。肛门指诊直肠后方肠壁处有触痛、隆起和波动感

      3.治疗原则 肛痈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注意预防肛漏的形成。

      4.内治

      (1)热毒蕴结:清热解毒。仙方活命饮、黄连解毒汤加减。若有湿热之象,可合用萆薢渗湿汤。

      (2)火毒炽盛:清热解毒透脓。透脓散加减。

      (3)阴虚毒恋:养阴清热,祛湿解毒。青蒿鳖甲汤合三妙丸加减。

      5.外治

      (1)初起:实证用金黄膏、黄连膏外敷,位置深隐者,可用金黄散调糊灌肠;虚证用冲和膏或阳和解凝膏外敷。

      (2)成脓:早期切开引流。

      (3)溃后:九一丹纱条引流,脓尽改用生肌散纱条。

      6.其他疗法 ①脓肿一次切开法:适用于浅部脓肿。②一次切开挂线法:适用于高位脓肿及马蹄形脓肿。③分次手术:适用于体质虚弱或不愿住院治疗的深部脓肿病人。

      肛漏

      1.概述 肛漏多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后遗症。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3部分组成。

      2.病因病机 肛痈溃后,余毒未尽,蕴结不散,血行不畅,疮口不合,日久成瘘;亦有虚劳久嗽,肺、脾、肾亏损,邪乘于下,郁久肉腐成脓,溃后成瘘。

      3.临床表现

      (1)主要症状:流脓、疼痛、瘙痒。

      (2)查体:外口凸起较小者多为化脓性;外口较大,凹陷,周围皮肤暗紫,皮下有穿凿性者,应考虑复杂性或结核性肛漏。低位肛漏可在肛周皮下触及硬索,高位或结核性者一般不易触及。以探针探查,常可找到内口。

      4.分类 低位单纯性肛漏、低位复杂性肛漏、高位单纯性肛漏、高位复杂性肛漏。

      5.发展规律 将肛门两侧的坐骨结节划一条横线,当瘘管外口在横线之前距离肛缘4 cm以内,内口在齿线处于外口位置相对,其管道多直行;如外口在距离肛缘4 cm以外,或外口在横线之后,内口多在后正中齿线处,其瘘管多为弯曲或马蹄形。

      6.内治 湿热下注 清热利湿。二妙丸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1)正虚邪恋:托里透毒。托里消毒散加减。

      (2)阴液亏损:养阴清热。青蒿鳖甲汤(执业2005,助理2005)加减。

      7.挂线疗法

      (1)适应证:距离肛门4 cm以内,有内外口的低位肛漏;也作为复杂性肛漏切开疗法或切除疗法的辅助疗法。

      (2)禁忌证:肛门周围有皮肤病病人;瘘管仍有酿脓现象存在者;有严重的肺结核病,梅毒或极度虚弱者;癌症病人。

      8.切开疗法

      (1)适应证:低位单纯性肛漏和低位复杂性肛漏。高位肛漏切开时必须配合挂线疗法。

      (2)禁忌证:同挂线疗法。

      9.手术时注意事项 ①瘘管在肛管直肠环下方通过,可一次全部切开瘘管。瘘管在肛管直肠环上方通过,必须加用挂线疗法。肛管直肠环已纤维化者,也可全部切开无需挂线。②瘘管于外括约肌深浅两部之间通过,该处肌肉未纤维化者,不能同时切断两处外括约肌浅部。切断肌纤维时,应与之成直角。③高位肛漏通过肛尾韧带,可纵行切开,不能横切。

      肛裂

      1.概述 肛管的皮肤全层裂开,并形成感染性溃疡者称肛裂。好发于6、12点位。

      2.病因病机

      (1)外伤因素:干硬粪便裂伤肛管是产生肛裂的基础。

      (2)感染因素:肛隐窝感染致皮下脓肿,破溃而成肛裂。

      (3)肛门内括约肌痉挛因素:慢性刺激使肛门内括约肌痉挛,黏膜肌层和肛管皮肤弹性减弱,紧张力增强,致肛管皮肤撕裂。

      3.主要症状 疼痛、出血、便秘。

      4.早期肛裂 发病时间较短,仅在肛管皮肤见一小的溃疡,创面浅而色鲜红,边缘整齐而有弹性(执业2001/2003,助理2001/2003)。

      5.陈旧性肛裂的特征 裂口;栉膜带;赘皮外痔;单口内瘘;肛窦炎、肛乳头炎和乳头肥大。

      6.内治 以通便为主。

      (1)血热肠燥:清热润肠通便。凉血地黄汤合脾约麻仁丸。

      (2)阴虚津亏:养阴清热润肠。润肠汤(助理2006)。

      (3)气滞血瘀:理气活血,润肠通便。六磨汤加减。

      7.外治

      (1)早期肛裂:生肌玉红膏蘸生肌散外涂。

      (2)陈旧性肛裂:七三丹或枯痔散,腐脱后,用生肌玉红膏、生肌散。

      8.手术 见表7-44 。

      表7-44 各种肛裂手术的适应证

     
    适应证
    扩肛法
    早期肛裂,无结缔组织外痔、肛乳头肥大等并发症者
    切开疗法
    陈旧性肛裂,伴有结缔组织外痔、肛乳头肥大者
    纵切横缝法
    陈旧性肛裂,伴有肛管狭窄者(执业2002/2003/2004,助理2002/2003/2004)

      脱肛

      1.概述 脱肛,又称肛管直肠脱垂,是直肠黏膜、肛管、直肠、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

      2.病因病机 小儿血气未旺,老年人气血衰退,中气不足,或妇女分娩用力耗气,气血亏损,以及慢性泻痢、习惯性便秘、长期咳嗽均易导致气虚下陷,固摄失司,以致肛管直肠向外脱出。

      3.脱肛的症状与分类 见表7-45

      表7-45 脱肛的症状与分类

     
    年龄
    长度
    脱出部位
    脱出物形状
    一度脱垂
    多见于儿童
    3~5 cm
    直肠黏膜触之柔软,无弹性,便后可自行还纳
     
    二度脱垂
    多见于青年人
    5~10 cm(执业2005,助理2005)
    直肠全层
    圆锥形,触之较厚,有弹性,肛门松弛,便后手托回复
    三度脱垂
    多见于老年人
    10 cm以上
    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
    圆柱形,触之很厚,肛门松弛无力

      4.一度直肠黏膜脱垂与内痔脱出的鉴别 见表7-46。

      表7-46 一度直肠黏膜脱垂与内痔脱出的鉴别

     
    形状
    颜色
    出血
    一度直肠黏膜脱垂
    呈环状黏膜皱襞
    鲜红或淡红色
    不易出血
    内痔脱出
    痔核分颗脱出
    暗红或青紫色
    容易出血

      5.内治

      (1)脾虚气陷:补中益气,收敛固涩,补中益气汤加减。

      (2)湿热下注:清热利湿,萆薢渗湿汤加减。

      6.外治

      (1)熏洗:苦参汤加石榴皮、枯矾、五倍子。

      (2)外敷:五倍子散或马勃散。

      7.注射法 见表7-47

      表7-47 脱肛注射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
    禁忌证
    黏膜下注射法
    一、二度直肠脱垂,一度效果最好
    直肠炎、腹泻、肛周炎及持续性腹压增加疾病
    直肠周围注射法
    二、三度直肠脱垂
    肠炎、腹泻、肛周急性炎症

      锁肛痔

      1.概述 本病是发生在肛管直肠的恶性肿瘤,病至后期,肛门狭窄,犹如锁住肛门一样,故称为锁肛痔。相当于西医学的直肠癌、肛管癌。

      2.主要症状 早期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执业2001/2003,助理2001/2003);便血。病程后期出现大便变形,转移征象。转移至肝脏,有肝肿大和黄疸;侵及骶丛时,在直肠内或骶骨部有剧烈持续性疼痛。侵及膀胱、尿道时有排尿不畅及疼痛。

      3.常用检查

      (1)直肠指检:在直肠癌早期诊断上有重要意义(执业2000/2005,助理2000/2005)。指检时可触到肠壁上硬结节性肿块或溃疡,指套上染有污秽血液。

      (2)内镜检查:镜下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可确诊。

      4.治疗原则 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

      活学活用

      齿线是肛门直肠疾病中重要的生理结构,在肛门直肠疾病的分类和治疗中均具有重要意义,是临床上重要的标志线。其主要区别如下(表7-48)

      表7-48 齿线上下的区别

     

     
    齿线以上
    齿线以下
    组织
    黏膜
    皮肤
    神经支配
    自主神经
    体神经
    血液供应
    直肠上动、静脉
    直肠下动、静脉
    淋巴回流
    回流到腹主动脉周围及髂内淋巴结
    回流到腹股沟淋巴结
    内痔
    外痔

     

    纠错

    我要收藏】 【进入社区

    育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