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源于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空军司令部在成都建立的气象干部训练大队,1954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1956年改建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成都气象学校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定名为成都气象学院。1981年学院成为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0年学院划转到四川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并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03年学院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7年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气电子工程方向)(本科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采集、传输、分析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信号处理和电子信息系统技术,具有工程综合能力和微机应用能力,能够从事电子信息工程系统(含大气电子工程系统,包括雷达系统、卫星地面接收设备、大气要素遥感遥测系统)的开发、设计、研究与维护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工学士。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和系统、信息采集、传输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学习大气探测电子信息系统及设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电路、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具有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实际电路的初步设计能力;
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雷达系统原理,具有典型电子工程系统(含雷达、卫星接收设备、大气要素遥感遥测系统等)的应用、设计、研究、维护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掌握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的知识,具有利用DSP技术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具有较宽广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编程能力,能够利用微处理器及接口技术、单片机和可编程器件的应用技术开发电子产品;
具有一定的电磁场和微波技术知识;
具有一定的现代防雷技术知识;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的能力。
【主干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
【主要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与天线、微机原理与接口、传感器及应用、大气科学基础、雷达原理及系统、雷达与卫星气象、多普勒雷达系统、现代防雷与接地技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基础实验、计算机上机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电子技术实习、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
电子技术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单片机及应用实验、HDL及应用实验、传感器实验、雷达实习等;
【学生继续深造方向】
毕业生可向雷达系统、信号处理、图象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工程与技术等方向继续深造。
(责任编辑:赵华)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