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滚动开班
面授、网络班
中教+外教
常规班
5-6个月课时
50分钟
13-16岁,17-18岁,在校大学生,对生物学和工程学感兴趣,对计算机科学、艺术与设计、物理学、市场营销、法律、数学和社会科学等擅长的学生们
2007年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 4 所中国内地高校分别组队第一次参加 iGEM 比赛,其中。其中,北京大学首次参赛即一举夺得赛会最高奖项“最终唯一大奖” (The only grand prize)。除此之外,4 支中国队伍还拿到了两项决赛入围奖、两项单项和四块金质奖章。
2011年
iGEM大赛设计上是把高中生(High school)、高校(Collegiate)和社区队伍(Community Lab)容纳进来。2011年,全球首次高中生队伍参赛;2013年中国首次4支高中生队伍参加。
2015年
中国队伍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参赛国。iGEM 大赛的队伍注册中,将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中国台湾进行了分组。其中,中国内地队伍数量增长迅速,主要源于内地高校和国际高中数量巨大,另外IGEM的参赛费用相对昂贵,也限制了国内二本院校的加入。
学生可以通过一个iGEM项目,了解熟悉以下4个体系:
A. 合成生物学课程及理论学习的教学体系;
B. 合成生物学创新实验室等实践训练体系;
C. 有利于团队建设及队伍传承的学生社团或俱乐部;
D. 整合多种资源的经费资助体系。
学生可以通过一个iGEM项目,提升以下能力:
1. 生物及相关学科知识的整合与运用
iGEM竞赛以合成生物学为基础,综合运用生命科学 、物理学、化学、数学 、信息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与技术研究问题。在培训和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们必须对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前沿课题进行深入了解, 方能提出兼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课题。
2. 科研素质与核心能力的培养,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学术交流能力等
iGEM队员需要广泛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获取大量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通过数轮文献报告和头脑风暴,最终确立既有创新性和科学性,又有可能在几个月时间内完成的课题。
独立的查文献、选题、调查可行性、设计研究技术路线等目前是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培养的要求,但在iGEM的课题选择和方案设计这一过程中,队员们在科学信息的获取、分析和整理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培训。
在完成课题过程中,按照实验设计方案和操作步骤认真实验,仔细记录各项实验的原始数据及结果,培养了学生做学术研究的严谨和实事求是。
通过实验完成课题、解释提出的问题,实验结果是否为预期结果等,锻炼了学生科学态度的检验和实践能力。
完成实验工作以后,队员们还必须认真完成实验数据的整理、归纳和分析,并在iGEM比赛现场展示自己的研究。用英文准备幻灯片和海报,同时还要向评委和听众介绍自己的研究,提高与其他研究人员的交流能力。
3. 提高学生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在iGEM际赛过程中,队员们要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在实验中既有分工,也有合作,通过与人协作,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另外,涉及实验中特殊要求的试剂、仪器等,需与其他学科、公司等联系沟通;而不同的iGEM队之间的交流,比赛中与听众的交流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于这些非书本传授的知识,考试也不涉及的内容,学生通过实践中学习,在实际运作中解决了具体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 跨学科交流iGEM促进多学科交流
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学科专业,不仅每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作用,而且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从报名到最后出国比赛,除了研究工作,还要建网站、做宣传、拉赞助、财务管理、办出国手续、演讲答辩等。
1、高一、高二在校学生:iGEM竞赛面向高中学生,每支队伍由8-15名成员组成。如果你目前是高一或高二学生,你就有资格参加。
2、英文能力要求:iGEM竞赛是国际性的竞赛,英文是主要的交流语言。你需要具备良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以便与其他国家的参赛队伍进行沟通和交流。
3、团队沟通、协作与表达能力:iGEM竞赛是一个团队合作的项目,你需要展现出良好的团队沟通、协作和表达能力。与队友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4、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iGEM竞赛要求参赛者对研究性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你应该渴望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你满足以上要求,并对生物科技充满热情,iGEM竞赛将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展示你的才华和创造力。参加IGEM竞赛不仅可以拓宽你的科学视野,还能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科学家,共同探索前沿科技领域。组队备赛、报名学习+了解更多赛事信息 ,可直接预约免费咨询我们
需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团队学生人数没有上限,建议8-15人。每一位团队成员都需要注册个人账户,可以选择1-2队长,统筹比赛项目以及与主办方联系等,建议团队成员有不同的学术背景,包括从生物学和化学到机械工程、工业设计、艺术和哲学等
还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团队角色:Primary and Secondary PI ,可以是学校的老师或校长,需要注意的是只有PI才可以注册团队。
自主选题:课题内容突破了合成生物学的界限,主要是以应对本地和全球面临的挑战为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
比赛过程包括:一般会按照职责划分干队(非实验相关)和湿队(实验相关),一起完成生物实验、数学建模、社会调研、网站设计、宣传海报、英文演讲陈述和举办相关的科普地面活动等内容。提供标准的可交付成果:参赛学生将研究所取得的有用成果(WIKI、视频、演示文稿等)提交给竞赛组委会,供全球的科学家共享参赛队伍的研究成果。
大奖GRAND PRIZE:
Grand Prize High School(高中生第一名)
First Runner-Up High School(高中生第二名)
特别奖Special Prizes
2023年共有十六项特别奖,比如:最佳教育;最好的WIKI网站 ;最好的模型;最佳创业支持;最佳植物合成生物学等金银铜奖牌:通过答辩过程直接评比,金银铜牌类似于一二三等奖。
此奖在美国参加决赛的最后一天公布。(iGEM奖牌设置不限制每个团队获奖数量,达到标准即可获得对应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