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助理医师中医儿科学知识要点(36)
来源:中华考试网 发布时间:2014-04-22
第三十六单元 流行性乙型脑炎
考情分析
此单元为2006年执业和助理大纲中新增单元,但尚未出现考查题目。
知识要点
概述
1.概念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型脑炎),是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时邪(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以高热、抽搐、昏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急性传染性疾病。
2.好发季节、病情及预后
(1)7~9月盛夏时节常见,10岁以下、尤以2~6岁儿童发病率高。
(2)本病轻症,治疗及时,预后良好;重症病儿,发病急骤,疾病传变迅速,容易出现内闭外脱、呼吸障碍等危象,急需抢救,即使存活,往往留有后遗症,甚至造成终生残疾。
病因病机
1.急性期病机 ①卫气营血传变;②热痰风演变。
2.恢复期、后遗症期病机 以虚为主或虚实夹杂,但仍不离热证、痰证、风证之候。
辨证论治
1.传变规律及三大主症卫、气、营、血传变;三大主症为高热、抽搐、昏迷。
2.初期、极期(急性期)证治分类 见表9-56。
表9-56 流行性乙型脑炎初期、极期
证型
|
主症
|
治法
|
方剂
|
邪犯卫气
|
突然发热,恶风,或但热不寒,头痛,颈项强硬,无汗或少汗,口渴引饮,或抽搐,神烦不安或嗜睡,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或洪数
|
辛凉解表,清暑化湿
|
偏卫分证:新加香薷饮卫分证未除,气分热已盛:银翘白虎汤偏气分证:白虎汤
|
邪炽气营
|
壮热不退,头痛剧烈,呕吐频繁,口渴引饮,颈项强直,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四肢抽搐,喉间痰鸣,呼吸不利,便干,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腻,脉数有力
|
清气凉营,泻火涤痰
|
清瘟败毒饮
|
邪入营血
|
热势起伏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昏迷,两目上视,口噤项强,反复抽搐,四肢厥冷,胸腹灼热,二便失禁,或吐衄,皮肤斑疹,舌质紫绛少津,苔薄,脉沉细数
|
凉血清心,增液潜阳
|
犀角地黄汤合增液汤
|
3.恢复期、后遗症期证治分类 见表9-57。
表9-57 流行性乙型脑炎恢复期、后遗症期的治法
证型
|
主症
|
治法
|
方剂
|
阴虚内热
|
阴虚之象
|
养阴清热
|
青蒿鳖甲汤合清络饮
|
营卫不和
|
身热时高时低,面色苍白,神疲乏力,汗出不温,四肢发凉,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胖嫩,舌淡苔白,脉细数无力
|
调和营卫
|
黄芪桂枝五物汤
|
痰蒙清窍
|
神识不清,或痴呆,语言不利,或失语,吞咽困难,口角流涎,喉间痰鸣,舌胖嫩,苔厚腻,脉濡滑
|
豁痰开窍
|
涤痰汤
|
痰火内扰
|
嚎叫哭吵,狂躁不宁,手足躁动,虚烦不眠,神识不清,咽干口渴,舌红绛,苔黄腻,脉数有力
|
涤痰泻火
|
龙胆泻肝汤
|
气虚血瘀
|
面色萎黄,肢体不用,僵硬强直,或震颤抖动,肌肉萎软无力,神疲倦怠,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
补阳还五汤
|
风邪留络
|
肢体强直瘫痪,关节僵硬,或角弓反张,或癫)发作,苔薄白,脉细弦
|
搜风通络,养血舒筋
|
止痉散加味
|
预防与护理
1.预防
(1)注意卫生,防蚊灭蚊。
(2)控制传染源,对病人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隔离至体温正常)。
(3)预防接种乙型脑炎灭活疫苗。
2.调护
(1)通风,室温30℃以下,安静,配备抢救物品。
(2)密切观察患儿。
(3)清洁五官和皮肤。
(4)昏迷患儿需经常翻身、拍背,防止呼吸道梗阻及压疮发生。
(5)急性期宜流质饮食,恢复期逐渐增加营养。
(6)恢复期及早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