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心脏病的综合治疗
来源:医学教育网 发布时间:2012-12-31
更年期妇女易患以主观感觉不适为主的更年期心脏病。笔者在临床中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该病,疗效较好。兹介绍如下。
1 临床表现
心慌,心悸,胸痛,颜面渐红,多汗,手足心热,头痛,眩晕,血压波动,心律不齐(间歇脉)等。本病的特点是患者主观感觉较多,症状繁杂,检查结果又无诊断意义。
2 病因病机
《内经》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天癸由肾气所主,太冲脉为血海,与心肝关系密切。患者年处更年期,天癸已竭,太冲脉血衰少,根本原因为心肝肾亏虚。心神不宁等表现,主要责之心、肾功能的衰退。
现代医学认为:更年期妇女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过少,内分泌系统失衡,引起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继而出现一系列心血管症状。
3 诊断
更年期心脏病多属祖国医学“心悸”、“胸痹”、“眩晕”的范畴。本病与其它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有所不同,可使用有关理化检查手段进行鉴别。
4 治疗
中医治以补益心肾、宁心安神为主。方用六味地黄丸合养心丹临证加减。
西药选用:(1)谷维素片20mg,3次/d;(2)维生素B1片20mg,3次/d;(3)维生素E胶囊100mg,3次/d;(4)糖钙片3片,3次/d;(5)必要时用雌激素作周期治疗。
同时配合心理治疗。
5 体会
更年期心脏病不同于高心病、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心肌病等典型器质性的疾病,虽然临床症状繁多,有时甚至表现得很重很急,但大多无严重后果,临床基本上无猝死病例。考虑到它的病理生理、病因病机的特异性,治疗上宜采用中药调理为主的综合手段。社会和家庭尤其要关心和爱护更年期心脏病患者。